界面新闻记者 |
界面新闻编辑 | 谢欣
7月19日,诺泰生物公告称,公司于7月18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《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》,企业股票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。也就是,该公司的A股简称将由“诺泰生物”变为“ST诺泰”。
诺泰生物的公告显示,依据《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》,该公司披露的年度报告财务指标存在虚假记载,涉及营收、利润等。
7月21日上午,界面新闻记者致电诺泰生物信披电话,显示号码处于忙线状态。对于前述事件,界面新闻记者也向该企业信披邮箱发送了采访提纲,截至发稿时,未获回应。
7月21日,诺泰生物处于停牌状态。停牌前,该公司股价报40.98元/股,总市值为130亿元。
诺泰生物当前信披的罚款总额达7620万元,几乎是近一年内A股医药上市公司中被罚款最多的公司,这也使得该起案例备受关注。
7月21日,对于诺泰生物的处罚额,上海汉联律师事务所宋一欣律师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,细分来看,诺泰生物的处罚额可分为两项:第一项罚1680万元,是针对诺泰生物2021年报虚假记载的罚款;第二项5940万元,是针对企业可转债发行文件中编造重大虚假内容的罚款。
他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,两项违规的合并罚款就使得对该公司的处罚额较高;现行2019年《证券法》处罚金额规定得比较高,且部分案件可适用于比例罚;从诺泰生物的情况来看,可能属于比例罚,也就是罚款为“非法募资或者违法所得的百分之十以上一倍以下”。
诺泰生物被指年报造假与其在2021年向浙江华贝转让药品相关权益有关。
简单概括此事便是,浙江华贝本应向诺泰生物支付转让款,但这笔3000万元的费用实际是由诺泰生物自掏腰包增资而来。最终,它导致诺泰生物2021年年报虚增营收3000万元,虚增利润总额2595.16万元,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0.64%。
监管层认为,诺泰生物实控人、时任副董事长赵德中,诺泰生物实控人、时任董事长赵德毅,时任总经理金富强,时任副总经理谷海涛,时任财务总监徐东海,他们或是作为诺泰生物各项业务的管理人员,或是负责技术转让审批,或是负责企业财务,都存在失职行为。
另外,基于2021年浙江华贝事件中出现的3000万元虚假营收,诺泰生物在后续可转债发行文书的财务板块也就存在着虚假内容。
这笔可转债涉及4.34亿元,发行于2023年12月下旬,截至今年4月24日,诺泰生物赎回可转债约4万张,转股430万张,今年4月25日,诺泰转债已在交易所摘牌。
监管层认为,针对可转债一项,赵德中、赵德毅以及诺泰生物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童梓权都是责任人,童梓权也存在失职行为。
依据公告,诺泰生物本次被处以4740万元罚款;另外,企业实控人及高管也被处以150万元-1300万元不等的罚款(如下图)。其中,实控人兄弟赵德中、赵德毅分别被处以1300万元、500万元。
诺泰生物的实控人和高管话题度不低。据《国际金融报》2022年报道,赵氏兄弟中,赵德毅并非医药科班出身,且学历不高,此前还从事过工业设备安装以及房地产。
另外,诺泰生物2024年度年报显示,童梓权于1970年1月生,曾长期任职辉瑞(Pfizer)等国际著名药企,2017年9月加入诺泰生物,2022年5月起任公司董事长、总经理;现任公司董事长、总裁。
在减肥药GLP-1(胰高血糖素样肽-1)受关注度极高的近两年中,童梓权也成为了产业内曝光度较高的企业高管。他在2024年末接受《上海证券报》采访时表示:“今天做昨天的事情,一定会被淘汰;今天做今天的事情,一定会被内卷;今天做明天的事情,公司才能够蓬勃发展。”他认为要“与势为伍”。
公司方面,官网资料显示,诺泰生物前身为“江苏诺泰制药技术有限公司”,2009年在连云港成立;2016年,在新三板挂牌,2021年,在科创板上市。
从业务上看,诺泰生物是国内医药外包服务商之一,通俗理解便是承接药品外包生产需求的公司。品类上,该企业主要提供小分子化药、多肽药物等产品服务。多肽类药物中,GLP-1就是一个大类。这也是该企业近些年备受关注的关键原因。
二级市场上,伴随着减肥概念,诺泰生物的股价在2024年上半年迎来暴涨,在1月至7月初之间涨幅超70%。
不过,在成品药方面,诺泰生物也是注射用胸腺法新、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片、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的供应商。这三款药在国内都有广阔市场,它们的标签分别是“免疫神药”、“复方降压”、“流感神药”。
华福证券2024年7月的研报显示,诺泰生物2023年制剂业务创收2.1亿元,其中奥司他韦胶囊收入1.8亿元。
虽然目前因为信披造假,诺泰生物被实以重罚,但公司也在公告中表示,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均在正常有序地开展。从业绩上来看,诺泰生物近几年发展不错。在2019年-2024年期间,企业营收从3亿元突破至16亿元;同一时期,企业的归母净利润也在持续提升(如下图)。
从业绩增长动力情况分析,随着司美格鲁肽、替尔泊肽等GLP-1产品销售额持续增长,全球医药行业会增大该领域的研发,而研发阶段就会催生出原料药采购需求,这就有可能给诺泰生物带来订单。
另外,虽然医药外包服务行业在年内没有出现显著的基本面改变,但由于产业内总有此起彼伏的创新药产品开发需求,这也可能给包括诺泰生物在内的医药外包服务商带来机会。
在最新的业绩方面,诺泰生物此前发布了今年上半年业绩预告,显示企业于期内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亿元到3.3亿元,与同期相比,将增加7284万元至1.03亿元,同比增加32.06%到 45.27%。